保定博野县历史简介
河北省保定市博野县
,地处河北中部,保定市南部东,黑龙港流域北端。蠡县在其东面,安国市在其西方,清苑县在其北面,衡水市的安平县、饶阳县在其南方。朔黄铁路穿境而过。博野县历史悠久,其历史沿革如下:
唐虞夏商时期,博野县为冀州之城。春秋时期,博野县为晋地。 战国时期,博野县为赵地。秦代,博野县地属上谷。西汉时期,始置蠡吾县,属涿郡。
东汉时期,蠡吾县更隶河间国,后属中山国。三国魏时期,蠡吾县属河间郡。晋代,蠡吾县属高阳国。北魏时期,蠡吾县属高阳郡。北齐时期,蠡吾县并入博野县。隋代,博野县隶瀛洲,后改属河间郡。唐代,博野县先后更隶瀛洲、蠡州。五代时期,博野县初属深州,后周显德六年改隶定州。
宋代,博野县置宁边军,后改为永宁军,宣和七年降为博野县。金代,博野县置博野郡军,后改为蠡州。 元代,博野县省入蠡州和蒲阴县,后复置博野县,属保定路。明代,博野县始徙县城至今治,属祁州,后改属保定府。清代,博野县沿袭明制。
民国时期,博野县先后属范阳道、保定道、河北省。抗日战争时期,博野县成立抗日民主政府,属冀中区。
1949年,博野县划归河北省定县专区。1954年,博野县划归保定专区。1958年,博野县并入安国县。1962年,恢复博野县制,仍属保定专区。
1970 年,保定专区改称保定地区,博野县仍属之。1994 年 12 月,保定地区和保定市合并,设立新的保定市,博野县隶属保定市至今。
如今,博野县在新时代不断发展,在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成就。
随着时代的前进,博野县积极融入区域发展大局。在经济方面,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加强招商引资,经济实力稳步提升;在文化方面,深入挖掘本地历史文化资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文化影响力;在社会建设上,加大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领域的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续增强。
同时,博野县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并且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拓展发展空间,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未来,博野县将继续以创新为驱动,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上不断书写崭新的篇章,展现出更加蓬勃的发展活力和美好前景。
附:博野县历史文化遗产丰富,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介绍:
1. 蠡吾县城遗址
:蠡吾县城遗址坐落在博野县城东镇里村东南 60 米的地方,这里曾是辉煌的西汉蠡吾县城所在地。
据清代的《博野县志》明确记载,蠡吾县城在后来的北魏时期遭受到了滹沱河水的侵袭,最终被河水所淹没。整个遗址呈现出颇为壮观的景象,其范围十分广阔,长度达到了 1500 米,宽度则有 1000 米。遗址高出地面的高度在 3 至 5 米之间不等,仿佛在默默诉说着曾经的辉煌。
在这片遗址中,文化层的厚度约为 2 米,其中蕴藏着丰富多样的历史文物。这里有古朴的灰陶罐,它们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韵味,见证着当时的生活风貌;还有带着历史痕迹的汉砖,其上的纹路和质地展示着古代的工艺水平;造型别致的瓦井,似乎还能让人感受到古人汲取井水时的生活场景;以及汉瓦盆等各类陶片,每一件都承载着一段遥远的历史记忆。这些文物不仅是蠡吾县城曾经繁荣的见证者,更是研究古代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
由于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1987 年 10 月,蠡吾县城遗址被博野县人民政府郑重地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一举措体现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也让后人有机会近距离感受这座古老县城的独特魅力,去追寻那深埋在岁月尘埃之下的历史故事和文化传承。它犹如一部凝固的史书,等待着人们去深入解读和探索,不断续写它在新时代的价值和意义。
2.陶瓦井遗址
:陶瓦井遗址静静地坐落于博野镇西王墓村的中部。这处遗址有着独特而重要的历史价值,它是一口汉代的水井,仿佛是穿越时空而来的古老使者,默默诉说着往昔岁月的故事。
这口水井的井口直径达到了 1.5 米,宽阔而醒目。其井壁更是独具特色,由一片片厚 0.03 米、高 0.5 米、长 7.8 米的弧形灰陶瓦紧密地围成。这些灰陶瓦承载着汉代的工艺特色和历史痕迹,它们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构建起了这口水井的坚固结构,使其历经漫长岁月的洗礼依然得以留存。
走近这口陶瓦井遗址,人们仿佛能感受到汉代人民在这里打水、生活的场景,想象着那清澈的井水如何滋养着当时的人们。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水井遗址,更是汉代社会生活的一个生动缩影,反映出当时的生产生活状况和技术水平。
正因为其承载着如此重要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1987 年 10 月,陶瓦井遗址当之无愧地被列为博野县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一举措不仅是对其历史地位的认可,更是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的庄重承诺。它时刻提醒着人们不要忘记过去的历史,珍惜和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后代子孙也能够领略到先辈们的智慧和创造力,从这口古老的水井遗址中汲取历史的养分和精神的力量,不断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3.还金井遗址
:还金井遗址静静地伫立在南从里村的东南隅,仿佛在默默讲述着一段久远而动人的故事。
这口井的井口直径为 0.7 米,不大不小,恰到好处。井深约 4.5 米,给人一种幽深而神秘的感觉。其井壁由青砖精心砌成,这些青砖历经岁月的侵蚀,却依然坚固地守护着这口井。它们的存在不仅是一种建筑工艺的体现,更是岁月沉淀的痕迹。
而这口井之所以得名“还金井”,源自明代万历年间发生在这里的一个感人故事。当时,村民徐恭在这里浇园时,意外捡到了一笔钱财,但他没有丝毫贪念,而是秉持着高尚的品德将其完璧归赵,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令人钦佩。为了纪念徐恭的义举,人们便将这口井命名为“还金井”。在井前,立有一块石碑,上面详细地记载了徐恭还金的经过,每一个字都仿佛在诉说着那个时代的真诚与善良。这不仅是对徐恭个人行为的铭记,更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种宣扬和传承。
由于其蕴含的深厚历史意义和道德价值,1987 年 10 月,还金井遗址被郑重地列为博野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一举措彰显了对这一历史遗迹的重视和保护,让后人能够来到这里,亲身感受徐恭的高尚品德,汲取其中的精神力量。站在还金井旁,人们仿佛能穿越时空,与古人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体会那纯粹而质朴的道德光辉,同时也激励着人们在当今社会中继续坚守诚信和善良的品质,让这份美好的品德在岁月的长河中永远传承下去。
4. 兴国寺石塔
:兴国寺石塔,这座承载着悠悠历史的建筑瑰宝,始建于唐景龙四年,拥有着极其独特而珍贵的魅力。
远远望去,兴国寺石塔以其古朴而庄重的姿态矗立着。它的外观散发着一种历经岁月沉淀后的沉稳气息,仿佛一位智慧的老者,静静地见证着时光的流转和变迁。石塔的造型独具特色,每一处线条、每一个结构都展现出古代工匠的巧思与精湛技艺。那塔身的轮廓简洁而有力,比例协调,给人一种和谐的美感。
走近仔细端详,更能领略到其工艺的细腻与精湛。石塔上的雕刻纹路精致入微,无论是佛像的神态、衣褶,还是各种装饰图案,都刻画得栩栩如生,展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准。这些雕刻不仅是装饰,更是那个时代艺术风格和审美观念的生动体现,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古代艺术的辉煌成就。
其历史价值同样不可小觑。它历经了千百年的风雨洗礼,见证了无数的历史事件和社会变迁,承载着那个遥远时代的记忆和文化信息。它让我们有机会触摸到历史的真实质感,感受到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
兴国寺石塔以其独特的古朴造型和精湛工艺,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一件极具价值的艺术珍品。它吸引着众多学者、艺术家和游客前来瞻仰、研究和欣赏,让人们在感叹古人智慧和创造力的同时,也对历史和艺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感悟。它是历史长河中闪耀着光芒的一颗璀璨明珠,将永远被人们铭记和珍视。
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了博野县独特而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它们不仅是过去的见证,也为当下和未来的人们提供了了解和感受博野历史与文化的重要窗口,对于推动文化传承、旅游发展以及增强地域认同感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相信会有更多关于博野县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被挖掘和展现出来。
博野县:以“四化”模式提升农村路网管养护水平
近年来,博野县交通运输局以“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为目标,不断完善路网建设,同时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对全县道路“问诊把脉”,全面采集路面图像、路面形状、道路设施、平整度等数据,推动农村公路管养“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高效化”,提升农村公路运营环境,服务民生工程,助力乡村振兴。目前,该县“四好农村路”提升工程已完成10.8公里,达任务数的89%。
农村公路路况检测实现智能化。2022年开始应用自动化检测车对全县农村公路进行全覆盖检测,精准识别路面结构损伤和病害情况,解决以往人工操作费时、费力、不精确等问题,促进检测评定数据在农村公路养护决策等方面的应用。共完成检测路线191条总里程470.8公里,做到100%覆盖,为农村公路管理提供可靠的动态路况数据支撑。
农村公路数据采集实现信息化。通过借助互联网全力打造公路养护管理信息平台,解决管理难题。利用电脑GPS定位影像采集器,将所修建的公路、桥梁等数据采集到公路采集管理系统,经编辑、汇总、上报,录入公路养护项目库。目前,全县133个行政村连村道路相关数据已全部实现录入。
农村公路管理实现网格化。以“路长制”为基础建立农村公路网络化管理,对列入管理范围的道路进行统一的网格化管理,全县7个镇133个行政村“路长制”设置比例达100%,实现农村公路信息化管理县乡村多级全覆盖。依托全面、精准的数据支撑,实时研判隐患死角,做到安全防范全覆盖、零死角,为群众的顺畅出行提供保障。
农村公路养护实现专业化。针对路面病害问题,专家通过远程查看视频、照片、数据等资料进行诊断,使道路养护更专业、更高效。针对沿线学校、事故多发点等重点道路点位进行重点检测分析,确保重点人员安全、雨季防汛等保障到位。积极探索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引进专业养护队伍,不断提高养护专业化、机械化、规模化水平。
通讯员:李云龙
相关问答
河北保定博野属安国吗?
不属于。博野是河北省保定市区边上的一个小县城,不属于安国。安国只是一个县级市,以前也是隶属于河北保定的。所以博野不属于安国不属于。博野是河北省保定市...
博野出名的人是谁?
博野县是位于河北保定市郊的一个县城,历史上博野县著名人物排名第一的是颜元,排名第二的博野名人是郭进,排名第三的博野名人是赵广汉。博野县是位于河北保定...
博野2030麦子一水不浇亩产量?
博野2030是一种高产优质的小麦品种,根据相关研究和实践经验,如果不浇水,博野2030的亩产量可能会受到较大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博野2030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经...
中煤科工博野分公司是做什么的?
中煤科工博野分公司是中煤科工集团旗下的一家子公司,主要从事煤炭开采、加工、销售,以及煤矿工程建设和煤炭设备制造等业务。公司致力于在煤炭领域拓展创新,提...
博野中学宿舍条件?
学生宿舍:平均4至6人一间,配有电扇、暖气、热水房和公用厕所,宿舍环境大为改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学生休息得到良好保证。学生宿舍:平均4至6人一间,配有电扇...
保定离博野有多远?
驾车路线:全程约51.7公里起点:保定市1.从起点向正南方向出发,行驶10米,右转进入东风西路2.沿东风西路行驶160米,调头进入东风西路3.沿东风西路行驶490米,朝...
博野实验中学学费多少?
初中一季学费420元,一年840元,住宿费一季150元,一年300元!高中一季学费620元,一年1240元,住宿费一季240元,一年480元!南阳市实验中学是南阳市教育局直属...
唐尧古镇庆都山景区离博野多远?
唐尧古镇庆都山景区距离博野相对较近,大约只需要开车行驶20公里左右即可到达。两地之间的交通比较便捷,可以通过自驾、公交等多种方式前往。庆都山景区是一个...
博野爱情寓意?
博野的爱情寓意是:勇敢追求爱情,不怕困难和挫折。博野县是河北省保定市下辖县,地处河北中部,保定市南部东,黑龙港流域北端。博野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西...
博野县农村有多少村把桩基证收走了?
对不起,我不清楚博野县农村有多少村把桩基证收走了。这可能需要当地的政府机构或相关组织才能提供确切的答案。如果您对这个问题有具体的疑问,建议您联系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