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斯特罗:他是古巴国父,被美国暗杀638次,最遗憾没见过毛主席
1959年1月8日,一个身穿橄榄绿军服,背着带瞄准镜步枪的男人,走上古巴总统府的阳台,向欢呼的群众发表演讲。他,就是菲德尔·卡斯特罗。
此时,谁也没想到,他将在未来躲过美国638次暗杀,送走美国11位总统,让古巴成为西半球唯一飘扬的红旗。无论在世界革命史上,还是在美国对外历史上,他都是一个难以超越的传奇人物。
围绕着他的大胡子、雪茄和军服,历史沉淀下种种难以想象的故事,也映射出令人目眩神迷的英雄光环。而他和中国领导人之间的情谊,为中国对印自卫反击作战带来的时间窗口,更是令人称道不已。
菲德尔·卡斯特罗
1960年,冷战正酣。古巴的土地改革、国有化运动轰轰烈烈 ,大量美国资本家的资产被没收。美国人曾经引以为傲的美丽后院,现在成了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 而这一切,就是卡斯特罗领导下的革命。
美国被激怒了,对古巴进行封锁禁运 ,古巴就此开始同东方阵营走得越来越近。
1960年9月,卡斯特罗创下了联合国演讲记录,他在联合国讲台上痛骂美国、肯尼迪和尼克松,演讲足足持续了四个半小时,还被写进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美国怎么能忍受这样的抨击?随后的四十多年里,美国中情局对卡斯特罗进行了六百多次暗杀,结果一次也没有成功。1961年,美国同样策划了猪湾事件 ,妄图入侵古巴,也被彻底粉碎。
猪湾事件
在这段艰难的岁月里,卡斯特罗反而为中国带来了好运气。
一开始,我国认为古巴的政治路线还不明朗,需要进一步确定双方的关系。到1960年,中古两国正式了解对方,关系迅速拉近。中国向古巴提供了大量的支援,派遣了很多专家。派到古巴担任大使的申健,曾经是解放前情报界的“龙潭后三杰”,是典型的情报干部。 他到古巴的工作内容和性质,也有相当独特的意味。
1962年,古巴爆发导弹危机 ,苏联在卡斯特罗的同意下,秘密部署了导弹基地,可以打到美国每个城市。
10月22日,肯尼迪总统开始对古巴全面进行海空封锁。 美苏双方的战争一触即发,古巴很可能首当其冲。
正是利用这个时间,中国开始了对印度的自卫反击战,以小刀切黄油的姿态打来了尊重。10月24日,我国表明停战态度。 10月28日,苏联停止了导弹阵地的施工,并开始撤退。
这样一来,卡斯特罗就变得很尴尬了。
关键时刻,中国立刻发表声明,支持古巴,谴责美国 ,并表明美国的核武器是讹诈,只是用来吓人的纸老虎。 卡斯特罗正对苏联不满,听到了支持自己的中国声音,他顿时有了底气,向美国提出一系列条件,并拒绝联合国观察员进入古巴。
11月20日,在全世界的注视下,肯尼迪宣布,美国将取消对古巴的海上封锁,古巴导弹危机结束。
肯尼迪
第二天,我军在印度边界全面停火。
显然,对印自卫反击战、古巴导弹危机,几乎是同步进行的。 一旦古巴导弹危机解决,美国就有可能支持印度。而与此同时,苏联并不支持中国,反而背地里和印度勾勾搭搭。 显然,古巴导弹危机的爆发和解决,给我国解决中印边界问题一个最好的窗口。 同样,中国也给卡斯特罗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正因如此,两个距离遥远的国家,结下了深刻的战斗友谊。
虽然卡斯特罗一辈子没有见过毛主席,但他对主席非常崇拜。 在他的中文版自传中,他抱病书写了《致中国人民》的序言。他说,自己很遗憾,从来没有见过主席。他认为,主席是中国革命的组织者、鼓动者,缔造了20世纪最伟大的革命,主席是政治和军事的天才,是最光辉篇章的书写者。
卡斯特罗,叼着雪茄,穿着军装,和美国对抗,和苏联联手,还能和中国相互支持,这并不是单凭古巴领导人的身份就能做到的,而是有其个人的独特能力。
1926年8月13日,菲德尔·卡斯特罗出生在古巴奥连特省马亚里城郊。 他的父亲是个大甘蔗种植园主,浑身上下都是暴发户特有的精明、吝啬、贪婪。但父亲有一个优点,就是重视卡斯特罗的教育。
从小,卡斯特罗就被送进当地的名校 ,包括拉萨尔学院、多洛雷斯学院,后来又进入首都哈瓦那最著名的耶稣会学校贝伦学院。
在求学生涯中,卡斯特罗记忆力出众、运动能力强。他非常喜欢历史上的大人物,从列宁、何塞·安东尼奥、普利奥·德里维拉,到希特勒、墨索里尼…… 这些人的事迹,他都耳熟能详。他能背诵这些名人的大段著作,喜欢上台展示,因此而日渐出名。
1940年,卡斯特罗才14岁。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生,他突发奇想,写信给美国刚当选的总统罗斯福,向他表示祝贺。在信中,他还向总统要了20美元作为纪念。 美国国务院给了他回信,但却拒绝了给钱的请求。
罗斯福
卡斯特罗的家乡奥连特省,有独特的社会环境。这里,人民生活贫困,富人贪婪无比,美国势力无处不在,人与人之间尔虞我诈,枪和钱就是唯一的法律。这些都让卡斯特罗痛恨不已,希望能改变现实。到18岁时,他就表现出对父亲和家庭的讨厌,他甚至当面痛骂父亲是靠骗人抢到权力和财富。最终,他和家庭决裂了。
1945年10月,卡斯特罗进入哈瓦那大学法律系。 从此开始,他致力于政治活动。为了树立个人形象,他处处喜欢表现,他和大学学生会主席决斗,他甚至骑着自行车撞砖墙,表现自己具有独特的意志和勇气。 后来他说,那是因为哈瓦那大学的政治空气已经受到污染,而冲动和求胜心,激励起他的斗争性格。
从大二开始,卡斯特罗就和古巴革命组织取得联系,其中包括革命社会主义活动、革命起义同盟等。1947年,他参加了对多米尼加共和国的武装渗透,结果渗透失败了,许多人都被抓了,但卡斯特罗却靠好体格,游泳逃回古巴。 第二年,卡斯特罗又一次参加了对哥伦比亚的渗透,再次受到通缉,靠着古巴大使的保护回到国内。
1950年,卡斯特罗从哈瓦那大学毕业。他开始全身心地投入革命,反对当时的古巴独裁者巴蒂斯塔。1953年7月26日,他带着弟弟劳尔·卡斯特罗在内的150多人,攻打奥连特省圣地亚哥的兵营。由于力量悬殊,起义失败了。 这一次,卡斯特罗没有那么好运气,兄弟俩都被捕了。卡斯特罗自己被判处15年监禁,劳尔·卡斯特罗也被监禁13年。在法庭上,卡斯特罗发表了后世扬名的演说《历史将宣判我无罪》。
1954年,巴蒂斯塔再次成为总统。由于大赦,1955年,卡斯特罗兄弟获释出狱。 在此时的古巴,他们已经看不到希望。于是,卡斯特罗来到墨西哥,组织新的革命团体,为游击队训练骨干力量。
1956年12月2日,在一年多的精心准备后,卡斯特罗兄弟和切格瓦拉等82名革命者,坐着游艇,经过海上7个昼夜的凶险搏斗,终于再次在奥连特省一个名叫贝利克的海滩登陆。
这次登陆还是濒临失败。在3个昼夜激战后,他们只剩下15人,被迫退到了马埃斯特拉山区,进行游击战争。 由于取得了农民的支持,他们在一年多的奋战后,终于建立了自己的革命根据地,并开始和城市的革命力量建立联系。
军事斗争逐渐变得顺利起来,政治影响也在扩大。卡斯特罗不断给古巴各个革命组织写信,号召他们和自己的“七月二十六日运动”携手,共同开展古巴人民的革命斗争。
卡斯特罗的文攻武卫,确实奏效。他一手拿枪,一手拿笔,搅得古巴天下大乱。 原本那些喜欢在城市里搞罢工的革命者,瞬间发现他在山区红红火火,随即源源不断前来投奔。
1958年,卡斯特罗的游击队再次击败了巴蒂斯塔军队的围剿,并开始反攻。眼看时机越来越成熟,卡斯特罗下令,全国起义军,向哈瓦那进军!
这年的除夕夜,是巴蒂斯塔黯然离开古巴的日子,他的政权被推翻了。
1959年1月1日晚,卡斯特罗起义军在切·格瓦拉的带领下,首先进入了哈瓦那,接管了国家政权。 5日,卡斯特罗在车队护送下,昂首走近古巴总统府。古巴的革命,宣告胜利了。
此时的古巴新政府,是以反对巴蒂斯塔为统一目标的联合政府,成员相当复杂。但卡斯特罗信心满满,他说,“这列火车知道自己将开向何处。”
这年4月,他迅速访问美国,表示愿意和美国保持良好关系。 美国群众被他的风采迷住了。但是,美国政府却不一样,他们还是要求古巴维持之前的状态,继续做附庸。
卡斯特罗一条硬汉,他不可能接受这种条件,选择拂袖而去。 从此,古巴和美国的关系日渐恶化。正因如此,卡斯特罗选择了古巴共产党,并坚定走上反对美国、反对本国庄园主的革命道路。
今天,卡斯特罗兄弟都已离去,古巴的建设和改革依然在深入,同美国的关系也有所改善。 作为西半球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他们的道路曾经曲折,但却充满了英雄主义色彩,他们的未来面临压力,但却散发着与众不同的独立光芒。
卡斯特罗虽已不在,但他的精神却与这个国家同在,也激励着我们每个普通人,鼓起勇气、面对困难,让自己更加强大,让国家更加强大。伟大的革命也终将成功!
躲过638次暗杀,卡斯特罗的传奇一生
对抗得了六百多次暗杀,却敌不过衰老。斯人已逝,理想不朽。
(更多新闻,请关注新京报微信公号:bjnews_xjb)
▲2001年4月16日,菲德尔·卡斯特罗参加一场纪念活动。 新华社发
据新华社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26日向古巴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国务委员会主席兼部长会议主席劳尔·卡斯特罗致唁电,代表中国党、政府、人民并以个人名义,对菲德尔·卡斯特罗同志逝世表示最沉痛的哀悼,向其家属致以最诚挚的慰问。
习近平在唁电中指出,菲德尔·卡斯特罗同志是古巴共产党和古巴社会主义事业的缔造者,是古巴人民的伟大领袖。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古巴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维护国家主权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壮丽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也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菲德尔·卡斯特罗同志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人物,历史和人民将记住他。
习近平强调,菲德尔·卡斯特罗同志生前致力于中古友好。建交56年来,中古关系长足发展,这与他的关怀和心血密不可分。他的逝世使中国人民失去了一位亲密的同志和真诚的朋友。他的光辉形象和伟大业绩将永载史册。伟大的菲德尔·卡斯特罗同志永垂不朽。
斯人已逝
躲过638次暗杀,卡斯特罗传奇一生
▲上世纪60年代,卡斯特罗和切·格瓦拉。
“我即将年满90岁。很快,我就会像其他所有人一样。每个人都会有大限来临的一天。古巴共产主义者们的理想信念将会保持不变。”七个月前,在古巴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式上,卡斯特罗说。他身着蓝色运动外套,标志性络腮胡子已经花白,但精神矍铄。伴随着铿锵的演说,他不时举起左手,透出某种力量。
这是古巴领袖卡斯特罗最后一次公开发表讲话。
作为共产主义革命的代表性人物,卡斯特罗终其一生,解放古巴,带领1127万古巴人民对抗超级大国近半个世纪,希望建立一个“纯粹的、理想的、完美的社会主义”。
曾有记者问他,“如果古巴没有你将会怎样?”他回答:“在我之后,古巴的历史仍会继续。我不过是历史进程中的一声叹息罢了。”
▲2011年4月19日,卡斯特罗(左)和弟弟劳尔·卡斯特罗。图/视觉中国
时代造反者
2016年8月13日,是卡斯特罗的90岁生日。
前一天晚间,古巴官方媒体刊登了卡斯特罗的一封公开信。在信中,他罕见地回忆了自己在古巴东部地区度过的青少年时光。
卡斯特罗出生在古巴东方省比兰镇的一个富有庄园家庭,有五个兄弟姐妹。
有媒体报道,他从小脾气暴躁,是个大嗓门又不断惹祸的孩子,但又对底层抱有深切的同情。
一次,在河边玩耍,他碰到一个6岁的小孩,问对方为什么不去学校上学,“不念书,将来别人会欺骗你、掠夺你”。在得知对方是因为没有衣服和鞋子才不去上学时,他便把自己的衣物给了小男孩。
卡斯特罗看不惯不平等。在学校里,他看到穷苦的学生没有肉吃,就组织学生为争取平等的伙食待遇进行抗议,被学校开除了学籍。
他甚至不惜站在父亲的对立面。在13岁那年,他组织蔗糖工人反抗自己的农场主父亲,结果被父亲狠狠揍了一顿。但他坚持父亲就是葛朗台式的人,在18岁那年,当面骂父亲是“滥用靠骗人的诺言从人民那里抢来的权力的家伙”。
1945年10月,卡斯特罗进入了哈瓦那大学法律系。那正是拉美民族运动风起云涌之际,他把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政治活动上——发表演讲,加入革命组织。后来他回忆道:“哈瓦那大学的政治空气已经受到国内动乱的污染。我的冲动和求胜心激励了我的斗争性。”
弟弟劳尔复制了卡斯特罗的成长轨迹,并在读完卡斯特罗送给他的一本关于马克思的著作后,加入共产党,成为卡斯特罗的亲密战友。
后来的故事被重复了太多遍——1953年,亲美的巴蒂斯塔发动军事政变,加紧独裁统治,卡斯特罗则带领着134名爱国青年起义反抗,但最终被捕入狱。获释后流亡墨西哥。在途中,兄弟俩结识了阿根廷革命者、医生切·格瓦拉。
1956年11月24日深夜,在绵绵细雨中,包括卡斯特罗、劳尔、格瓦拉在内的82名战友,偷偷登上“格拉玛”号游艇,驶回他们的故国古巴。直到1959年1月1日,卡斯特罗带领部队攻到哈瓦那。古巴革命胜利。
“格拉玛”号成为古巴革命的象征。中国驻古巴前大使徐贻聪在回忆录中称,他在1995年离开古巴前,劳尔特地赠送给他一个“格拉玛”号游艇的模型,还跟他开玩笑说,“现在怎么也无法将82个人装进游艇,真不知道当时是如何进的船,又是如何历经几天的风浪把游艇开到古巴的。”
红色威胁
革命胜利两年后,卡斯特罗宣布古巴开始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土地改革、私营商业收归国有。
正值美苏冷战时期,距离美国只有145公里的小国古巴,突然间和苏联统一战线,这让美国感到“后院起火”。两国断交,关系跌入冰点。美国开始了对古巴长达半个世纪的经济封锁和贸易禁运。
卡斯特罗本人要面对的,除了经济上的艰难时期,还有来自美国的暗杀。
据媒体报道,美国中央情报局曾揭秘了一份长达705页的档案,根据揭秘档案和古巴安全部门统计,卡斯特罗一生曾遭受634次暗杀。而曾负责古巴高层领导人安全的法比安·艾斯兰卡则在回忆录中称,美国对卡斯特罗的暗杀次数是638次,其中,里根政府以197次高居榜首。
在最初的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中情局曾尝试用各种方式破坏卡斯特罗的领袖魅力,比如,他的标志性大胡子。中情局计划找人把铊粉末撒在卡斯特罗的靴子里,让他慢性中毒,然后胡子掉光。
又或者在他喜爱的雪茄中掺杂某种迷幻药,让卡斯特罗在演说前神志不清,从而损害他的公众形象。
还从他的身边人下手。卡斯特罗曾与一位旅美德国女人玛丽塔相恋。中情局给玛丽塔一些毒药丸,让她藏在面霜盒子里。卡斯特罗很快就意识到她要暗杀他。他掏出手枪,让她动手。她却说:“我不会这样做的,菲德尔。”卡斯特罗则很自信地说:“你当然不会杀我,因为没有人能杀得了我。”
法比安为卡斯特罗打造了一个相当安全的保卫体系。曾有人评价,在哈瓦那随便哪个餐馆吃饭,菜还没有上,你点的东西法比安已经知道了。
卡斯特罗面对媒体时则说:“我觉得可以炫耀一下这种没有什么刺激性的‘记录’:没有任何时代或任何国家的任何政治家像我这样,多次成为暗杀计划的目标。”
爱雪茄的失眠症患者
雪茄是陪伴卡斯特罗长达44年的挚友。
15岁那年,一次餐后,父亲给卡斯特罗点了一根雪茄,从那以后,卡斯特罗就爱上了那种“烟雾缭绕”的感觉。此后烟瘾越来越厉害。
媒体报道称,卡斯特罗每天的雪茄消耗量是8到10支。
一身戎装、满脸胡须、手持雪茄谈笑风生,一度成为卡斯特罗的标准形象。
上世纪80年代,为了在古巴的禁烟运动中发挥表率作用,他开始戒烟。“我必须为古巴人民的健康作出最后一次牺牲。”
但很快,有媒体发出了一张他叼着雪茄会见国际友人的照片,大家才发现,他只是不在公众场合抽而已。后来他忍受巨大痛苦,痛下决心——以后不再抽烟。
他总跟媒体回忆:“我好多次梦到雪茄,有时候还会梦到自己在抽雪茄呢。”
1988年,为了奖励他为人类健康树立的榜样,世卫组织还为他颁了两枚金质奖章——他是世界上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国家元首。
卡斯特罗曾有严重的睡眠问题。因采访和卡斯特罗结缘的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曾回忆:“他是一个孤独的漫游者,出没无常的失眠症患者,会在任何时刻拜访他的朋友,让主人彻夜无眠。”
卡斯特罗曾送给马尔克斯一套哈瓦那市中心的房子,里面有四个佣人和一个花匠,还有一条接待极个别外宾才装的国际电话线。
卡斯特罗常在深夜造访,和马尔克斯畅谈心事。
据马尔克斯回忆,在这些失眠的时刻,卡斯特罗就去哈瓦那僻静的街道上,或者是荒郊野外走访。又或者是在国务委员会主席的办公室里,与写字台和藏书架度过漫长的时光。涉猎的书籍,从水栽法的论文集到传奇故事。
直到后来,卡斯特罗终于有了每天6个小时的睡眠。但他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就寝。马尔克斯回忆:“这一点每天都有所不同,可能是晚上十点,也可能是早上七点。”
▲11月26日,北京市朝阳区秀水南街,古巴驻中国大使馆外张贴着卡斯特罗的照片。有路人经过时,拿出手机拍照。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像他的岛国一样孤独
古巴位于加勒比海西北部,面积只有十多万平方公里。这个岛国孤零零地和145公里外的北美大陆对峙。
和他的国家一样,卡斯特罗也很孤独。他的很多战友和亲人,有的已经去世,有的则背叛了他。
战友切·格瓦拉在1967年被捕,继而被杀。曾和他陷入爱河的恋人、战友桑切斯也在上世纪80年代死于癌症,这给了卡斯特罗很大打击。
在革命胜利初期,卡斯特罗说服母亲和大哥把父亲去世后留下的1.3万公顷地产全部无偿交给国家,妹妹胡安娜不同意,为此宣布两人断绝关系,远走国外。
在卡斯特罗的国家,他反对个人崇拜。古共中央曾作出决定,不给任何活着的人,包括卡斯特罗在内建立塑像,给地方命名。在哈瓦那街头,随处可见切·格瓦拉的画像,却从不见卡斯特罗本人的。
卡斯特罗拿着每个月30美元的工资,为全民提供食品、家用电器等政府配给的生活物资,以及从生到死的免费医疗和从小学到大学的免费教育。
这让卡斯特罗赢得了最广泛的支持,但却没换回女儿阿丽娜的信任。1993年,女儿阿丽娜逃亡西班牙,再也没有回过古巴。后来她辗转成为美国一家电台的主持人。
她继承了父亲年轻时的叛逆,经常在美国媒体上对父亲大加抨击,还出版了一本言辞激烈的书《卡斯特罗之女:一个流亡者的回忆》。
卡斯特罗的老年生活还算自得其乐。2002年,美国佛罗里达电视台曾播放过一段卡斯特罗位于哈瓦那西部的主要住所“零号地区”的画面:他和三个孙辈在水池附近玩耍,水池周围还有一个网球场和篮球场。
这种生活在当地时间2016年11月25日晚按下了停止键。
卡斯特罗对抗得了六百多次暗杀,却敌不过衰老。
劳尔接过接力棒,继续打造他和他的理想国。
悼念
古巴开启9天的国悼期
▲当地时间11月26日,古巴哈瓦那,民众在观看电视播报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去世的消息。图/视觉中国
当地时间26日凌晨,古巴领导人劳尔·卡斯特罗发表全国电视讲话时宣布,古巴革命领袖菲德尔·卡斯特罗逝世,享年90岁。
劳尔说,“我怀着沉痛的心情向全体古巴人民、拉丁美洲的人民和全世界的朋友宣布,11月25日22时29分,古巴革命总司令菲德尔·卡斯特罗去世了。稍后,治丧委员会将会公布菲德尔·卡斯特罗的丧葬事宜。”
劳尔表示,卡斯特罗的遗体将遵循其遗愿火化。
古巴共产党机关报《格拉玛报》说,政府已宣布28日、29日在首都哈瓦那,人们可以在何塞·马蒂纪念碑追悼纪念卡斯特罗,29日晚7时首都还将举行一次群众集会,向卡斯特罗致敬。
随后,卡斯特罗的骨灰将沿着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时的路线一路东行,12月3日抵达东部城市圣地亚哥,当地会有一场群众集会。4日,卡斯特罗的骨灰将安葬在该市圣伊菲热尼亚墓地,古巴著名的民族英雄何塞·马蒂长眠在那里。
古巴国务委员会还宣布,从26日6时至12月4日中午是古巴的国悼期,届时停止所有文艺活动,国旗降半旗。
卡斯特罗1926年8月13日出生。1959年1月,他领导的古巴革命推翻巴蒂斯塔独裁政权,成立革命政府,随后他出任政府总理(后改称部长会议主席)和武装部队总司令。1976年,卡斯特罗就任国务委员会主席。自2006年因病将权力交给劳尔以来,他极少公开露面。
2016年4月19日,卡斯特罗出席古巴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式并发表讲话。在讲话中,卡斯特罗承认自己年事已高,但坚称古巴共产主义理想依然坚定,古巴人民会最终获胜。综合新华社
焦点
卡斯特罗去世会影响古巴政权稳定吗?
卡斯特罗被认为是半个世纪以来对古巴政治影响最深刻的人物。
“卡斯特罗去世对古巴的影响主要是精神层面,因为他是古巴革命缔造者和古巴发展设计师。不仅是古巴革命灵魂人物,对于拉美左翼来说卡斯特罗也是旗帜和象征,他对于特定历史时期拉美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社科院拉美所综合研究室副主任郭存海告诉新京报记者。
有分析认为,卡斯特罗的逝世可能会加快古巴领导人更新换代、加紧改革的进程。据报道,今年4月,劳尔再次表示自己将在2018年离开领导人岗位的意愿,这之后古巴领导人很可能将不再由卡斯特罗家族的人来担任。随着卡斯特罗的去世,后卡斯特罗时代古巴何去何从的问题备受瞩目。
对于古巴的未来走向,郭存海认为,其实在卡斯特罗与胞弟劳尔进行权力交接时,古巴领导人的梯队建设就已经开始布局了,卡斯特罗去世对古巴政权稳定性不会有什么影响。
卡斯特罗是拉美左翼的旗帜性人物。不过,当前拉美左翼力量遭遇低潮,从巴西前总统罗塞夫被弹劾,到左翼政党在阿根廷败选,再到查韦斯去世后的委内瑞拉经济危机,卡斯特罗的去世是否会让拉美左翼更加雪上加霜?
“在卡斯特罗晚年,他更多起到的是精神力量,过去十多年拉美左翼发展迅速,卡斯特罗起到了精神性的作用。但他的去世不会对拉美左翼产生决定性变化。”郭存海说。
社科院拉美所研究员徐世澄对新京报记者说,尽管退居领导人位置多年,但卡斯特罗仍是拉美左翼领军人物。作为精神领袖,他经常会见拉美国家领导人,他的去世是拉美左翼的损失。
时局
美国和古巴正常化会受影响吗?
在奥巴马任上,对抗了半个多世纪的美国和古巴关系逐渐开启正常化。今年3月,奥巴马更是历史性访问古巴。如今,随着卡斯特罗的逝世和特朗普的上台,两国关系会如何发展?
郭存海对此表示,美古关系已经正常化,卡斯特罗的去世不会改变这个趋势。在他看来,特朗普的当选对美古关系影响更大。
“特朗普的当选让拉美国家始料未及,他不太可能让美古关系回到原点,但可能会使(美国和古巴的)正常化进程搁置。”郭存海说。
徐世澄也持类似的观点。他说,虽然卡斯特罗早已退居幕后,美古关系正常化由弟弟劳尔操作,但肯定是经过了卡斯特罗同意的。因此他的逝世不会影响美古关系,但特朗普的当选可能会带来一些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竞选期间,特朗普曾表态说要取消奥巴马对古巴的行政命令。而共和党把控的国会也明确表示,不会终结对古巴长达50多年的贸易禁令。但另一方面,今年9月底,据美国《新闻周刊》报道,特朗普旗下一家经营酒店和赌场业务的公司曾秘密在古巴进行商业活动。在美国对古巴实施经济、金融封锁和贸易禁运的背景下,这一行为可能违法。
鉴于这些迹象,特朗普确实不太可能会让美古关系回到原点。
徐世澄指出,美国和古巴不会再出现断交这种情况,因为复交符合两国人民的意愿,大势不可逆转。但在具体政策上,特朗普的态度会比较强硬,他很可能不会在任期内取消对古巴的贸易禁令,也不会归还美国占领了100多年的关塔那摩基地。
追忆
喜欢读《论持久战》,卡斯特罗的中国情缘
卡斯特罗与中国有着深厚的情缘。
他与中国几代领导人交好,
喜欢读毛泽东的《论持久战》,
爱喝中国的桂花陈酒,
更爱中国的美食。
▲2006年7月21日,卡斯特罗在一场集会上向群众挥手。 图/视觉中国
习近平3年2次探望
习近平曾三年两次探望卡斯特罗。
2011年6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出访古巴。时任中国驻古巴大使刘玉琴曾告诉新京报记者,习近平去了卡斯特罗的寓所,与卡斯特罗进行了交流。
习近平生于1953年6月。刘玉琴说,虽然当时不是习近平的生日,但卡斯特罗特别提到,“我知道,你是1953年6月出生的”。当时,卡斯特罗的语气就像是和亲密家人在说话。
2014年,已经是中国国家主席的习近平访问古巴,再次探望卡斯特罗。卡斯特罗盛情邀请他参观庭院和农庄。习近平为卡斯特罗带来辣木和桑树种子,希望它们茁壮成长,成为中古友谊新的见证。习近平还在临别前提前祝卡斯特罗生日快乐,“再过些天就是你88岁生日,我祝你健康长寿、万事如意”。
喜欢读《论持久战》
虽然一生未曾谋面,但卡斯特罗对毛泽东推崇备至。他很喜欢读《论持久战》,还将毛泽东的著作印成小册子,下发各部队,被称为“来自中国的粮食”。在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时,古巴方面特意安排他和中国驻古巴大使馆一起纪念。在纪念会上,卡斯特罗谈到了当年他在打游击时是如何阅读毛主席著作,还说到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对他产生过什么影响。
卡斯特罗对中国革命史有深刻了解,甚至难倒了中国驻古巴前大使徐贻聪。徐贻聪对新京报记者回忆说,第一次在卡斯特罗的办公室和他谈话就聊了将近5个小时,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
“最后,我们谈到中国的革命历程,从共产党成立,到长征,再到之后的经历。说到渡江战役时,他问我,‘渡江战役有三个前线指挥部,你知道指挥员都是谁吗’?我答不上来。他说,‘我知道,我只是问问你’。”徐贻聪说。
熟读很多邓小平的著作
对于邓小平理论,卡斯特罗同样有深入研究。
徐贻聪说,1993年,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访问古巴与卡斯特罗会谈,他特别提到邓小平理论以及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绩。卡斯特罗说,自己读了很多邓小平的著作。在他眼中,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有很深刻的认识,给了他很大启发。
徐贻聪说,当时江泽民是首次访问古巴,只在古巴停留了19个小时,但其中9个小时与卡斯特罗在一起。访问期间,卡斯特罗几乎全程陪同,从到机场迎接,再到送往宾馆下榻,再从酒店亲自接江泽民赴宴。卡斯特罗最后还授予江泽民象征古巴最高荣誉的“何塞·马蒂”勋章。
江泽民访古期间,让徐贻聪印象深刻的是,原本是没有江泽民和卡斯特罗一起去何塞·马蒂纪念碑献花圈这个行程的,但卡斯特罗在未通知古巴外交部的情况下,夜间直接打电话告知自己(增加了献花圈这一行程)。
2004年,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古巴。当时卡斯特罗因摔伤未痊愈,但为了给胡锦涛颁授勋章,在奏国歌时,他手拄拐杖吃力地从轮椅上站起身致敬。
爱中国的美酒和美食
卡斯特罗也是中国美食的拥趸。卡斯特罗来中国访问时,徐贻聪陪同。他回忆说,“卡斯特罗喜欢喝中国的桂花陈酒,这种酒很普通,他在钓鱼台向服务员要这个酒,但服务员不知道这是什么。我告诉他们去小店花几块钱就能买到。卡斯特罗乘飞机去中国其他地方访问时也要喝这个酒,我特别给他备上,他表示很感谢。”
除了美酒,卡斯特罗对中国菜也青睐有加。徐贻聪说,他会用筷子,基本不用刀叉。
对于卡斯特罗的去世,徐贻聪很悲痛。他说,“我首次见到卡斯特罗是1989年陪同钱其琛外长访问古巴。最后一次联系他是在2012年,当时我通过古中友协给他带去邮票和首日封,他收到后给古中友协打电话询问我的情况。”
“他是世界级的领袖人物。他的去世是古巴,也是世界人民的损失。”徐贻聪说。
文(除署名外)/新京报记者 王晓枫 张维
相关问答
古巴革命三巨头是谁?
古巴革命三巨头分别是:菲德尔·卡斯特罗、切·格瓦拉、卡米洛·西恩富戈斯。1.菲德尔·卡斯特罗:1926年8月,生于古巴奥尔金省比兰镇。1953年7月26日,卡斯特罗...
卡斯特罗外号?
老卡斯特罗。菲德尔·卡斯特罗(FidelCastro,1926年8月13日—2016年11月25日),全名菲德尔·亚历杭德罗·卡斯特罗·鲁斯,又称老卡斯特罗,是古巴共和国、古...
卡斯特罗是哪个国家的?
菲德尔·卡斯特罗(FidelCastro,1926年8月13日—2016年11月25日),全名菲德尔·亚历杭德罗·卡斯特罗·鲁斯,又称老卡斯特罗,是古巴共和国、古巴共产党和古...
在古巴的卡斯特罗时代,群众的生活、文化等方面的特点有哪些?
谢邀请,古巴位于南美洲,紧邻美国的南部,与美国隔海相望,是美国面临最近坚强的社会主义国家,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卡斯特罗,领导古巴人民军赶...卡...
1950年的古巴发生了什么?
答:1950年的古巴没有发生什么。1953年的7月26日,卡斯特罗带领120名革命者攻击了蒙卡达兵营,拉开了古巴革命的大幕。卡斯特罗说:″革命不畏玫瑰床,而是末来和过...
卡斯特罗对古巴跟世界有什么贡献?
卡斯特罗在领导古巴的半个世纪中,始终以拉美英雄为榜样,坚定维护古巴的民族利益。他不仅关注古巴的内部发展,也关注世界的变化和进步。他积极参与和支持不结盟...
(1)古巴:____年,菲德尔•卡斯特罗领导古巴起义,推翻了亲...
[最佳回答]2.(1)1959美社会主义(2)美国
这场革命的领导人是()A.卡斯特罗B.曼得拉C.拉宾D._作业帮
[最佳回答]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2010年…51年前”“古巴”,联系所学可知,1959年,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罗的领导下,通过武装斗争,推翻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走...
红白机游戏《古巴战士》,当年大家都有过哪些美好回忆?
那是一个炎热的暑假,我和小伙伴光着膀子吹着电风扇,静坐在电视机前。虽然屋子里很热,却热不过我们的热情,我们奋战在游戏中,充分享受红白机带给我们的喜悦。...
卡斯特罗名言有哪些?
如果按钮在古巴人手里,导弹很可能就发出去了。“不必挂念,你知道我有铁的意志,至死也会名副其实。”如果你有信仰和行动计划,人少并不算什么。当我完成我...